欢迎进入贵州自考网

距离贵州自考报名还有【 】天

距离贵州自考考试还有【 】天

当前位置:首页>自考真题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本科(第十七、十八章及概论难点分析)复习资料

时间:2017-08-17         http://www.gzzkzsw.com

  第十七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第一节天人关系上的价值取向

  1 、价值观是一种评价性的观点,它既涉及现实世界的意义,也指向理想的境界。不同时期的

  文化创造,总是受到特定的价值观的范导,文化本身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价值理想的外化和对象

  化。价值观在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

  2 、从儒家的价值取向分析,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而轻个体,重义轻利,重道

  轻器。

  3 、注重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天即广义的自然,人即人的文化创造及其成

  果。天人关系是一种价值关系,天人之辩是传统文化价值系统的逻辑起点。

  4 、原始儒学的核心观念是“仁”,即爱人。

  5 、儒家对主权职能的理解,往往与天命的观念纠缠在一起。

  6 、儒家的仁以孝悌为本,更多地受到宗法血缘关系的制约;墨家则主张“兼爱”,它超越了

  宗法关系。

  7 、道家认为自然本身是一种完美的状态,无需经过人化的过程。强调无以人灭天,有一定的

  价值。

  8 、命力之争作为天人之辩的展开,核心是人的自由问题。

  9 、道家强调主体在世的原则是“无为”。

  10、墨家提出非命论,认为人应该抗争。

  11、广义的天人之辩还涉及天性与德性的关系问题。

  12、儒家强调人与兽的区别,要求由野而文;道家则将同与禽兽视为至德之世。

  第二节群己关系上的价值取向

  1 、儒家在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上,主张修己以安人,即自己要加强修养,在此基础上,要成就

  他人,成人要成为自我完善的一个部分。

  2 、群体原则体现于人和人的关系,就是“和”的要求。

  3 、道家对个体生命和自由给予更多的关注。将自我认同提到了突出地位,老子指出:自知者

  明。

  第三节义利、理欲关系上的价值取向

  1 、辨析义利,是儒家的重要特点。儒家主张,义以为上,同时,也肯定利的合理性。

  2 、功利意识的过分压抑,容易弱化社会的激活力量,因此,儒家以道义原则抑制功利原则,

  是明显地有着负面导向作用的。

  3 、从价值观上看,义利之辩首先关联着道义原则与功利原则,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4 、墨家重义的外在价值,认为义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能带来功利的效果。义,利也。

  5 、法家赋予功利原则以更极端的形式,认为追求功利,是人的本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

  利益为纽带的。

  6 、义与利的关系进而展开为理性要求与感性需要的关系,即所谓的理欲关系。

  第四节人格理想与价值目标

  1 、人格的完善,是儒家基本的价值追求;儒家的价值理想,最终落实于人格理想。

  2 、儒家注重的是人格的内圣的规定。内圣首先表现为善的德性,而善又以广义的仁道精神为

  其内容。

  3 、仁首先表现为对人的尊重、关心、真诚相待;此外,“克己”也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仁的

  要求。

  4 、儒家认为,仁和知总是联系在一起,无知则不仁。

  5 、从人格取向上看,儒家在内圣之外又讲“外王”,即治国平天下的事功。

  6 、儒家将仁与知规定为理想人格的双重品格,由此而确认了仁道原则与理性原则的统一。

  7 、相对于儒家的善,道家更多地强调理想人格要有真的品格,其人格典范被称之为真人。

  8 、道家以为,人格的真首先表现为合于自然,达到逍遥之境。

  9 、道家以为,以仁德规定人格总不免走向外在的矫饰,甚至形成人格的二重化。

  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1 、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有一系列变化,但基本精神和特点没有改变,没有发

  生过文化危机。

  2 、从广义文化视角看,中国近代民族危机根本上就是一种文化危机。

  3 、鸦片战争所引起的文化危机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近代的重要契机,从这时起,中国传统文

  化开始向资产阶级新文化的方向转化。

  4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它主持编译的《四州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向国

  人系统地介绍世界地理的著作。

  5 、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是一部规模宏大的世界史地著作,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命题。它表明当时中国人已经发现了传统文化存在的不足,这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观念的变化,它推动

  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融汇,开始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历程。

  6 、此外于近代编译的介绍西方的书还有姚莹的《康纪行》,徐继畲的《瀛寰志略》,何秋涛

  的《朔方备乘》,梁廷极的《海国四说》等。

  7 、近代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还局限于物质文明,而且主要是西方的坚船利炮。

  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化

  1 、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历程是和中国近代经济、政治的变化以及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

  认识水平密切联系,它大体上经历了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制度层面的文化变革和观念层面的文化变革

  的三个阶段。近代化的动因是民族危机引发文化危机,进而促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革。

  2 、19世纪60年代,中国文化的近代化才形成规模。标志是清政府的洋务运动,这是一场改革

  运动,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中体西用也就是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3 、早期改良主义者冯桂芬于1861年写成《校分庐抗议》,论述了学习西方的必要性、紧迫性

  和可行性,并提出了中西文化处理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在政治上企图以西方资

  本主义先进技术来巩固衰老的封建制度,在文化上企业以西方近代科技思想来弥补儒学的不足。

  4 、西技就是西方近代的自然科学和工艺技术。

  5 、西政,即西方的政治制度。

  6 、从1895年起,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启蒙宣传。维新派是资产阶级的代言人,而洋务

  派是地主阶级的改革派。启蒙运动是真正有近代意义的新文化运动。

  7 、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其文化宣传也是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的,其领袖是康

  有为和梁启超。

  8 、严复于1898年出版《天演论》,宣传进化论。

  9 、康梁创造了“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文化,这是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但是属于特定

  历史环境的产物:因为,其一,在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力量太弱,不敢于封建制度彻底决裂,不得不

  借助于古代文化的旧形式来表达新思想;其二,他们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肤浅,不得不通过传统文化来为

  外来文化找到民族化的表达形式;其三,西学传播的水平还比较低,西政输入较少,需要独创。由于这

  些原因,当时的新文化,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托古改制”,没有完全从封建主义旧文化中脱

  胎出来。

  10、在制度层面变革中国文化的要求和努力主要发生于20世纪初年,即辛亥革命准备时期。

  11、新文化运动由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发起,它标志着中国文化变革进入观念层面近代化的阶

  段。

  12、新文化运动有三个口号:即个性主义、科学、民主。

  13、个性主义是鼓吹在中国伦常基础上进行富民强国之术的理论。

  14、新文化运动以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文化的兴起并逐渐取得主导地位,近代的新文化运动

  也从旧民主主义文化转变为新民主主义文化。

  第三节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方向

  1 、促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到百年时间内转变为近代型文化的原因,有的学者主张主要动因是

  西方文化的冲击,即“冲击——反应”论。这种主张是根本错误的,因为真正的、根本的原因是近代社

  会发展的需要,西方文化的冲击仅是其中一个方面的原因。此外,还有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因素如经世

  思想等。

  2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与西方近代文化相沟通、相衔接的因素,这些因素富有活力,在中

  国文化近代化的过程中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如经世思想,变易思想,民本思想。

  3 、围绕如何发展近代文化,先后有“中体西用”论,“本位文化”论、“全盘西化”论。

  4 、中体西用论主张西方的物质文化为用,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体,用为体服务。这一论点的作

  用一是引进西学;二是开始破坏儒家文化固有的体系。

  5 、中国本位文化于1935年提出,其核心观点是以中国的现实需要为标准来取舍中西文化。

  6 、全盘西化论的提出者是胡适。他过分强调文化的整合性。

  7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提出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才是发展中国新文化的正确方向。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这一观点。

  8 、民族的文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它必须为解决中国近代社会的首要任务,即挽救民族危机、

  维护民族独立而服务;二是指新民主主义文化应当具有民族性,包括文化的民族特征和文化交流中国的

  民族主体意识。

  9 、科学的文化,一是指内容是科学的;二是指方法是科学的。

  10、大众的文化,即是民主的。

  第十九章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文化

  第一节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阶段

  1 、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开辟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阶段。突出表现在教育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群

  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双百方针的有效贯彻等方面。

  2 、在探索过程中,中国文化的发展也经历了失误和曲折。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摧残、毁灭文化

  的非理性运动。文革把“左”的思想路线的破坏性作用暴露得最为深刻、彻底。

  3 、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过渡衔接上,出现过加速“社会主义改造”的错误做

  法,出现了错误批判电影《武训传》进而批判胡适、胡风、梁漱溟;出现过错误批判“综合经济基础论”

  和“合二为一”论。

  4 、双百方针是毛泽东于1956年提出的。

  第二节八十年代“文化热”的反思

  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个持续十余年的文化研究热潮,一般称之

  为80年代的“文化热”。

  2 、文化研讨实质上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变革在更深层次的思想文化

  层面上的必然反映。

  3 、80年代文化热的特点有三:一是它的现实性,牢牢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对文革及57年以来

  的左倾错误进行深刻反思,是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前提下进行的具有思想解放意义,能够产生巨大

  社会效能,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给改革带来了强大的思想动力;二是它的广泛性,是一次全民关注、参

  与的综合性研讨;三是它的世界性,是把中国置于世界文化的背景之中,把民族意识与全球意识结合起

  来,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统一起来的研究。(简记:广现世)

  4 、80年代的文化热带有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

  5 、80年代文化热中出现的错误观点主要有:全盘西化论;彻底重建论;复兴儒学论;西体中

  用论;新启蒙论等。

  6 、彻底重组论立足于20世纪末期来审视中国的文化传统,认为其在总体上已一无足取,必须

  “进行彻底的反传统”。持此论者多为一些青年学者。

  7 、文化建设是当代中国必须做好的一篇大文章,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用科学和理性来

  指导。

  8 、80年代文化讨论中三个最主要的思想派别是:自由主义的全盘西化派、保守主义的儒学复

  兴派和马克思主义的综合创新派。

  第三节“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方针

  和道路

  1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方针和道路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

  创新。

  2 、早年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思想的人有:明朝末年的科学家徐光启、哲学家方以智、史学家万

  斯同等。

  3 、会通超胜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蔡元培、李大钊、恽代英等。

  4 、毛泽东主张,用“古今中外法”研究文化,即在古今关系上做到古为今用;在中外关系上

  做到以解决中国问题为中心,洋为中用。

  5 、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指导原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

  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这样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首先,当代中国

  文化应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其次,当代中国文化要辩证地处理好古和今即历

  史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关系;再次,当代中国文化要辩证地处理好“中”与“外”亦即立足本国与面向世

  界的关系。

  6 、文化学上的认同与适应是一对矛盾,也就是一个民族,一方面要维护自己的民族传统,保

  持自身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要吸收外来文化以发展壮大自己。

  7 、任何民族都有其与其他民族相互区别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代积累而成的精

  神财富,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接连不断的源泉。文化传统可以造就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

  精神。

  8 、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遇到更先进的文化,在冲突与融合中才能更新发展,因此说外部挑战

  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9 、中国文化的适应能力是比较薄弱的。中国传统文化由于地理环境的隔离机制和历史上长期

  的领先地位,一直有一种强烈的文化优越感和自我中心的文化心态。

  10、要坚持古今中西文化的综合创新,这是建立在对文化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的。

  11、综合创新论在学习、继承毛泽东“古今中外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12、文化要素构成文化层面,文化层面构成文化系统。一个文化系统所包含的文化要素,有些

  是不能脱离原系统而存在的,有些则可以经过改造而容纳到别的文化系统中去。认识到这种关系,是我

  们把文化当作一个动态系统来把握的关键。

  1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古

  今中外文化的最佳互补结构,亦即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

  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1 、2001年江苏卷考论述题一条:试述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指导原则。

  《中国文化概论》大题和难题

  绪论:

  1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

  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

  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

  :社语俗物精艺)

  第一章:

  1 、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有四个方面:一是为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消

  亡或离开这个环境提供物质基础;二是决定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生物及其活动,决定其产生、发展以至消

  亡的过程。三是在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物质和由物质产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只能是以各种

  形式转化或传递。四是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内在规律。(注意:这一条很可能考简答题,

  简记:为人类决定一切生物能量守恒一切活动)

  第二章:

  1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特点:一是循环往复,长期延续;二是多元成份结构,既有国家土地,

  又有农民和地主的私人土地;三是既早熟又不成熟。(简记:复多熟)

  2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有三:一是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二是稳定与战乱、人

  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三是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和束缚。(简记:早熟失调束缚)

  3 、中国农耕社会的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中国早熟的中

  央集权制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该体系即是中央集权政体的运转工具,又是剥削下层民众和腐蚀国家

  政治的重要因素。二是经济剥削,特别是对工商业经济的剥削。三是保守的社会意识形态,导致社会安

  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四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导致商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和商人性格的封

  建依附性。五是为了一视同仁而对富庶地区进行剥削也阻碍了先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简记:官僚

  体系的剥削对工商业经济剥削保守不前平均主义商者依附)

  4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

  中国文化的延续力,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

  和凝聚力;二是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中国文化不仅包容百家学说和不同地区

  的文化,而且长期吸纳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三是农耕经济的早熟促进中国文化的凝重性和早熟性。

  (简记:延续力包容力凝重性)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1 、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有四:一是家天下的延续,一部中国史,就是一

  部家族统治史;二是封国制度不断;三是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四是家国同构。(简记:家族国构)

  2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有四:一是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二是

  经济基础稳固,土地国有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维护了专制者的统治;三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以皇帝与以丞相为首的百官共同决策的机制逐步被皇帝独断所取代;四是对人身控制严密。(简记:武

  控长经基固专极端人控严)

  3 、以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度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

  影响有三:一是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使中华民族凝聚力

  增强,注重道德修养,成为礼仪之邦;其负面影响是使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欲”修身养性和

  排外心理等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二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

  式。其正面价值是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和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其负面

  价值是使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力迷信,缺乏个人自信心。三是宗法与专制相结合,在

  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反映为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突出地表现为内圣外王的心态,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简记:伦理型政治型两个化)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1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辉煌,最根本的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

  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同时也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一是礼崩乐坏的社会

  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土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度中解放出来,产生了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

  精神文化创造的阶层。二是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文化传播规模日盛,多因素

  交织,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三是竞相争霸的诸候列国,沿未建立统一的观念形态,为多种文化的形

  成提供了前提条件。四是周天子共主地位丧失后,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下次向下层,推动了私家学

  者集团的兴起

  2 、明清文化的特点:一是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二是早期的启蒙思潮;三是古典文化的大总

  结;四是西学东渐。

  3 、玄学对魏晋文化思深潮的影响:一是玄学的思维特点是超脱多样化的现世实物而直接诉诸

  本体,因此使魏晋学术富于谈玄析理。二是玄学与美学联系在一起,成为魏晋美学的精魂,促成了重神

  理而遗形骸、重自然而轻雕饰的美学观念;三是玄学的现实意蕴对魏晋人的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上的建

  构。

  第七章,中国古代科技:

  1 、中医五大核心理论是: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形神学说和天人学说。(简

  记:阴天形经脏)

  2 、中国古代科技的两大特征:一是实用性。其中又绝对地以国家的实用为主。二是整体观,

  与西方科学注重分析不同,中国传统科技重整合,重从整体上把握事物,重事物的结构、功能和联系。

  3 、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一是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轻视理论探讨,使科技在经历

  一定的发展之后很难跃入新的水平。二是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三是封建制度的扼制。

  首先是科技人员社会地位低下;其次是始终没有形成科技产品的市场机制;再次是统治者为了统治还经

  常直接限制科技的发展。

  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

  1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鲜明特征:一是综合观,即大教育观。把教育看成整个社会大系统中

  的一个子系统,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看成是治国安邦的基础,主张教育一要培养国家

  所需的各种人才,二要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二是辩证观,即对立统一观,强调德育与知识教育要

  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内在观,即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

  第九章:

  1 、《诗经》描绘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周部落的历史;二是古代田猎、畜牧和农业生产的

  情景;三是战争和徭役的情形;四是控诉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五是叙述爱情和婚姻。在整体上表

  现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写实倾向,表现了干预人生,反映社会的批判意识。

  2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一是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二是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三是写

  意手法与中和之美。

  第十章,中国古代史学:

  1 、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一是学兼天人,会通古今;二是以古为镜,经世致用;三是求

  实直书,书法不隐;四是德识为先,才学并茂。

  第十一章,中国道德:

  1 、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一是仁爱孝悌;二是谦和好礼;三是诚信知报;四是精忠爱国;

  五是克己奉公;六是修己慎独;七是见利思义;八是勤俭廉正;九是笃实宽厚;十是勇毅力行。(简记

  :仁义谦诚忠厚公勤慎勇)

  2 、中国人性思想的特点:一是强调人禽之分,突显人的尊贵;二是人格均等,人人可圣;三

  是修身养性,向内探求。(可能出论述题)

  第十四章,哲学:

  1 、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观点有复杂的涵义:第一层是指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

  界的普遍规律;第二层是指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2 、中国古代宇宙的主要观点:宇宙是至大无外的;宇宙是一个生生不已的大流,即易;宇宙

  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一个开放的、交融互摄、旁通统贯、有机联系的整体;宇宙不是孤立、静止、

  不变不动或机械排列的,而是创进不息,常生常化的。

  第十五章,文化类型:

  1 、中国伦理型文化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强调道德面前人人平等,鼓励人人都加强道德修养;

  对包括君主在内的统治者也可以形成道德制约和严格要求;此外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还能鼓励人们自

  觉地维护正义,忠于国家民族,保持高风亮节。消极作用是:它将伦理关系凝固化,绝对化,在一定程

  度上成为人身压迫、精神虐杀的理论之源。(注意:三个积极,一个消极,三个积极是鼓励修养道德制

  约维护正义)

  2 、中国文化的总的特征是伦理型,此外还有:一是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二是重实际求稳

  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三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四是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五是

  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六是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七是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简记

  :二力 心态 政治 脱神 宗法 经学 学术)

  3 、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的形成的条件是黄河、长江哺育的中华大地为农业生产提供

  了极为优越的条件,简单的生产劳动能够维系人的生存。这一心态的主要表现:一是重农尚农的社会共

  识;二是重实际而黜玄想的务实精神;三是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四是包含循环与恒久意识的变易观念。

  (简记:农 实 趣 念)

  4 、经学传统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表现在:一是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各方面的广泛渗透;二是经

  学传统对中国宗教的发展的影响;三是在经学的影响下,科学未能充分独立,影响了科学的发展。(注

  意:一是影响各方面 二是影响宗教 三是影响科学)

  第十八章,向近代转变:

  1 、康梁创造了“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文化,这是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但是属于特定

  历史环境的产物:因为,其一,在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力量太弱,不敢于封建制度彻底决裂,不得不

  借助于古代文化的旧形式来表达新思想;其二,他们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肤浅,不得不通过传统文化来为

  外来文化找到民族化的表达形式;其三,西学传播的水平还比较低,西政输入较少,需要独创。由于这

  些原因,当时的新文化,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托古改制”,没有完全从封建主义旧文化中脱

  胎出来。

  2 、促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到百年时间内转变为近代型文化的原因,有的学者主张主要动因是

  西方文化的冲击,即“冲击——反应”论。这种主张是根本错误的,因为真正的、根本的原因是近代社

  会发展的需要,西方文化的冲击仅是其中一个方面的原因。此外,还有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因素如经世

  思想等。

  第十九章,建设新中国文化:

  1 、80年代文化热的特点有三:一是它的现实性,牢牢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对文革及57年以来

  的左倾错误进行深刻反思,是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前提下进行的具有思想解放意义,能够产生巨大

  社会效能,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给改革带来了强大的思想动力;二是它的广泛性,是一次全民关注、参

  与的综合性研讨;三是它的世界性,是把中国置于世界文化的背景之中,把民族意识与全球意识结合起

  来,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统一起来的研究。(简记:广现世)

  2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方针和道路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

  创新。

  3 、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指导原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这样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首先,当代中国文化应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其次,当代中国文化要辩证地处理好古和今即历史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关系;再次,当代中国文化要辩证地处理好“中”与“外”亦即立足本国与面向世界的关系。

  更多自考相关政策及资讯请关注贵州自考本科

  详细信息可查阅 http://www.gzzkzsw.com/

贵州自考报名
贵州自考交流群
贵州自考资料试卷

贵州自考网汇聚所有自考信息是为广大考生提供方便,实际信息请以贵州招生考试院信息为准
声明:本站为自考民间交流网站,自考政策请各位考生以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各市自考办通知为准
CopyRight 贵阳市南明区诚才云信息咨询服务部. All Right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黔ICP备14001761号-10